森林保护培育项目实施方案(一) 指导思想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为基础,以《森林法》、《森 林保育规程》(GB/T15781 - 29 )和 xx 年度森林保育作业设计为依 据,以保护、利用和充分发挥森林三大效益为目标,以实现林业可持 续进展为方向,通过开展森林保育,达到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森林资 源的目的。(二) 主要依据1、xx 年 xx 市召开全市森林保育现场推动会通 知2、《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18337.3-21 )3、《森林保育规程》(GB/T15781-29)4、《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 — 25)5、国家林业局《中幼龄林保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林造发 [2025]20 号)(三) 设计原则和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促进进展、持续进展”和“先近后远、先急后 缓、集中连片”的原则,以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 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目标,全面提升林分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 益为目的。通过保育,以形成更为合理的森林群落结构,发挥森林生 态系统功能,为林木生长提供一个良好有利的生长环境,同时做好林 地清理工作,消除火灾隐患。(四)作业区规模根据第 2 标柯街镇及涉及联合和扁瓦 2 个村森林保育试点计划指 标,本次森林保育作业面积 35 亩。(五)保育作业设计共区划 14 个作业小班,保育方式为间伐修枝割灌,分 3 种作业 方式,分别为割灌除草、生长伐(在近熟林阶段进行,伐除无培育前 途的林木,加速保留木的直径生长,缩短工艺成熟期)、生态疏伐(在 中壮龄林阶段进行,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进一步调整树 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加速保留木的生长与培育良好干形)。保育面积 35 亩,其中,生态疏伐 1419 亩,生长伐 1494 亩,割灌除草 587 亩。(六)项目进度安排计划工期为 x 个日历日。(七)标准地大小及个数1、根据作业设计,按林分类型、立地条件和保育方式,对比标 准地面积为 1 亩,每个小班设计一个对比监测样点,共设计 31 个对 照监测样点:作业区设计 20 个监测样点,其中:生态疏伐:设计 15 个监测样 点。卫生伐:设计 5 个监测样点。2、标准地周界测定标准地为正方、正向(遇到任何情况都不得改变标准地与样方的 形状、方向和边长)标准地定位点为标准地西南角点,用罗盘仪定向、 皮尺量距,从西南角点起按方位角 0°〜90。〜180°〜270°的顺 序和边长20- 30-20- 30m 来确定标准地的西北角点、东北角点、 东南角点和相应的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