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抢险救援处置规程石油气是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原料,也可用作燃料。在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导致燃烧爆炸和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理化性质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稀、丁烷、丁烯等,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石油气通过加压或降温以液态形式进行储存和运输,即为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体积扩大 250-350 倍左右;气态相对密度(空气=1)为 1.5-2(比空气重),液态相对密度(水=1)为 0.5(比水轻);在空气中扩散较慢,易向低洼地区流动和积聚,爆炸极限为 5%-33%。液化石油气一般为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属于低毒类。常见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严重时出现麻醉状态和意识丧失。液化石油气一般加有特别臭味的醛类或硫化物,便于察觉该气体的存在。二、事故特点(一)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迅速扩大,形成大面积危险区。(二)易发生爆炸燃烧。液化石油气爆炸下限极低,泄漏后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发生爆炸或燃烧。(三)燃烧猛烈,爆炸速度快。液化石油气燃烧火焰温度可达 180C 以上,爆炸速度可达 20-30m/s。(四)处置难度大,要求高。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的容器、部位、径、压力等因素各不相同,灾情复杂、危险性大,处置专业技术要求高。三、接警调度(一)接警1、119 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液化石油气泄漏报警时,要重点询问泄漏的容器、形式、地点、时间、部位、强度、扩散范围、人员伤亡或遇险等情况。2、随时和报警人及现场保持联系,掌握事态进展变化状况。3、指挥中心要将警情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根据指示要求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上级消防部门。(二)力量调集1、消防队(站)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要根据出动计划、预案调集辖区中队、特勤中队和邻近中队等处置力量,同时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集增援中队到场。2、车辆装备视情调派抢险救援、防化救援、水罐、泡沫、干粉、高喷等消防车辆,以及遥控水枪或水炮、水幕发生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防护、警戒、堵漏、输转、照明、通信等器材。3、社会力量视情报请政府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公安、安监、石油、化工、供水、卫生、环保、气象等部门和事故单位力量协助处置。四、处置程序与措施(一)侦察检测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等方法,以及测定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