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工程一般质量通病论文关键词:麻面、蜂窝、孔洞、缝隙夹层、干缩裂缝混凝土通病得现象、混凝土通病得因素、混凝土通病得预防及其治理方法。 目录:(一)与易性不好(二)麻面(三)露筋(四)蜂窝(五)孔洞(六)缝隙夹层(七)缺棱掉角(八)干缩裂缝 一、与易性不好1、现象(1)拌与物松散不易粘结(2)拌与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3)拌与物中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得空隙。(4)拌与物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分层离析。2、原因分析(1)水泥标号选用不当,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比大于 2、2 时,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拌与物松散,当水泥标号与混凝土标号之比小于 1、0 时,水泥用量过多混凝土拌与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2)砂石级配质量差,空隙率大,配合比砂率过小,不易将混凝土振捣密实。(3)施工坍落度大,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难以控制其均匀性。(4)计量工具不精确,计量制度不严格或采纳不正确得计量方法。(5)搅拌时间短,混凝土拌与物质地不均匀。3、预防措施(1)应合理选用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经控制在 1、3~2、0之间,客观情况做不到时可实行在混凝土拌与物中掺加混合材料或减水剂等技术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与物与易性。(2)在混凝土拌制与浇筑过程中,应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得质量与用量。(3)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检查混凝土得坍落度或工作度,混凝土浇筑时得坍落度应按法律规范规定严格控制。(4)在一个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受到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5)随时检查混凝土得质量,控制合易性。4、治理方法 因与易性不好而影响浇筑质量得混凝土拌与物,只能用于次要构件。 二、麻面1、现象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2、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洁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换,出现麻面。(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润湿或润湿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得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位置表面出现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得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3、预防措施(1)模板面清理洁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