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路径( 2025 年版)一、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广泛性焦虑障碍(ICDT0 : F41)。(二)诊断依据。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 10 版》(人民卫生出版 社)。(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丛书-焦虑障碍防治指南》(中 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广泛性焦 虑障碍”一节制定。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躯体检查、精神检查以 及临床心理评估,制定治疗方案。2.系统的抗焦虑药物治疗。3.系统的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音乐治疗、 脑电生物反馈)和康复治疗(工娱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 : F41 广泛性焦虑障碍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 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 以及其他必要的内分泌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 梅毒、艾滋病等)。(3)脑电图、脑功能检查、胸片、心电图、心脏腹部超声。(4)心理测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临床 疗效总评量表、行为观察与治疗、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护士用 住院病人观察量表,其他有助于鉴别诊断和综合干预方案制定 的临床心理评估。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头颅 CT、胸部 CT、 头颅 MRI、心肌酶、药物代谢检测、凝血功能、抗“O ”、抗核 抗体、动态心电图、心脏螺旋 CT、肾上腺 CT、血尿儿茶酚胺 浓度及儿茶酚胺代谢产物以及其他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实 验室检查等。(七)选择用药。1.选择原则:在给予患者包括心理治疗在内的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 据病情,结合备选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经济性和 服用的简易性进行选择。即遵循如下原则:安全性、耐受性、 有效性、经济性、简易性。(1)根据患者起病形式、临床症状的特征、既往用药史(品 种、疗效、不良反应等)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结合抗抑 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的受体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2)对于既往所用药物的疗效好,因中断用药或减药过快 所致病情恶化的再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