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诊疗指南(2025 年版)概述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是腔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牙体缺损是指牙体硬组织质地和生理解剖外形不同程度的 损害或异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牙列缺损 是指上颌或下颌牙列有数目不等的牙缺失并仍余留不同数 目的天然牙,导致咬合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牙列缺失指 上颌、下颌或上下颌天然牙的全部缺失,导致咬合功能的完 全丧失,直接影响患者的咀嚼、消化、发音与面部美观等, 对腔颌面部发育、牙髓、牙周组织及咬合均可产生影响, 严重影响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 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嵌体、贴面、冠桥修复 还是可摘局部义齿、全义齿修复以及种植义齿修复,均涉 及到物理学、化学、力学及生物力学、工程学、建筑学、结 构学、计算机科学、人体结构学、美学与色彩学、机械、材 料学、腔解剖生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三维打印、 工业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还涉及到人文科学和法律法规的 相关内容。为进一步法律规范我国腔医务人员对于牙体缺损、 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的临床诊疗行为,完善牙体缺损、牙列 缺损与缺失法律规范化修复诊疗体系,提高我国腔医疗机构牙 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修复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 全,改善腔牙颌缺损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医政医管局组织腔医学相关学科专家,结合我国国情, 制定本指南,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与缺失 修复诊疗水平。牙体缺损修复诊疗指南一、基本情况牙体缺损是腔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牙体缺损是指由 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外形和结构的破 坏和异常,表现为牙体失去了正常的生理解剖外形,造成正 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对牙髓、牙周组织、 咀嚼、发音、面容甚至全身健康等产生不良影响。牙体缺损 常见的病因是龋病、牙发育畸形、严重的氟牙症、釉质发育 不全、磨损、牙酸蚀症、外伤、牙颈部楔状缺损等。不同的 病因可造成不同类型的牙体缺损。(一)龋病。龋病是由于细菌的作用造成牙体硬组织脱 矿和有机物分解,表现为牙体硬组织的变色、脱钙软化和龋 洞形成,病变进一步进展可造成牙冠破坏,并可伴随牙髓充 血、牙髓炎、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根尖周脓肿等。龋坏严 重者,可造成牙冠部分或全部破坏,形成残冠或残根。(二)牙外伤。由于牙冠受到意外撞击或咬硬物引起牙 折断,前牙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