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康复课程标准听觉康复框架听觉能力是指人们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感知声音的能力,尤其是感知言语声的能力。听觉能力的发展主要经过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听觉识别和听觉理解四个连续的阶段。四个阶段螺旋上升,内容各有侧重。1.听觉察知能力听觉察知是指对声音形成主动关注的意识和能力。听觉察知能力训练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听障者判断声音有和没有的能力,主要经过无意察知和有意察知两个阶段。评估指标:全频音察知能力、低频察知能力、中频察知能力、高频察知能力治疗目标:对各主要言语频段声音形成准确、快速的反应备注1.1诱导儿童对声音形成关注(无意察知)1.1.1利用无意察知能力,形成对环境声的初步感知主要通过“视听诱导法”、“声控诱导法”、“声源探索法”等方法突然给声或突然停止给声引起患者对各类环境声,如动物声、自然环境声、日常生活声等的关注。1.1.2利用无意察知能力,形成对音乐声的初步感知主要通过“视听诱导法”、“触觉感知法”等方法引起患者对韵律感强,主频特性较为集中,围绕一定主题展开的背景声形成关注。如低频的长号、单簧管、大提琴音乐声,中频的长笛、小提琴、圆号声,高频的短号、双簧管声等。1.1.3利用无意察知能力,形成对言语声的初步感知主要通过“声控诱导法”、“视听诱导法”、“声源探索法”等方法突然给声或突然停止给声引起患者对韵律感强、节奏明显的言语声,如童谣、儿歌等的关注。1.2培养儿童对声音做出主动反应的能力(有意察知)1.2.1培养儿童对常见全频环境声主动反应的能力主要通过“图文判断法”、“游戏判断法”、“套圈法”、“拾/放物法”、“串珠法”、“举手法”、“走路法”、“抢座位法”等,由多媒体软件或康复师随机给常见的全频环境声,如动物声、人体声、物体声、活动声等,让患者通过适合的方法做出主动反应。1.2.2培养儿童对滤波复合音乐声做出主动反应的能力主要通过“图文判断法”、“游戏判断法”、“套圈法”、“拾/放物法”、“串珠法”、“举手法”、“走路法”、“抢座位法”等,由多媒体软件随机给经过滤波技术处理低频、中频、高频的音乐声,让患者通过适合的方法做出主动反应。1.2.3培养儿童对不同频段言语声做出主动反应的能力主要通过“舌位图示意法”、“图文判断法”、“游戏判断法”、“套圈法”、“拾/放物法”、“串珠法”、“举手法”、“走路法”、“抢座位法”等,由多媒体软件或康复师模仿随机给代表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的韵母和声母,让患者通过适合的方法做出主动反应。2.听觉分辨能力听觉分辨是指区分声音异同的能力,该能力是大脑真正认识声音的开始。听觉分辨能力训练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听障者判断声音相同和不同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分辨和精细分辨两个部分。评估指标:综合分辨、时长分辨、强度分辨、语速分辨、频率分辨治疗目标:判断多维度或单维度差异判断声音的相同与不同的能力备注2.1培养儿童对多维度差异声音的综合分辨能力(综合分辨)2.1.1培养儿童对多维度差异环境声的分辨能力主要通过“图文提示法”、“游戏判断法”、“拟声法”、“完全归类法”等方法,由多媒体设备或现场声给出一样或不一样的两个声音,如动物声、人体声、物体声、活动声等,让儿童判断一样不一样。2.1.2培养儿童对多维度差异言语声的分辨能力主要通过“图文提示法”、“游戏判断法”、“拟声法”、“完全归类法”等方法,由多媒体设备或康复师现场给出两组一样或不一样的童谣或儿歌,让儿童区分多维度言语声的一样或不一样。2.2培养儿童对单维度差异声音的精细分辨能力(精细分辨)2.2.1培养儿童对不同时长差异单元音和词语的分辨能力主要通过“图文判断法”、“游戏判断法”、“声控动画法”、“乐器演奏法”、“模仿发音法”、“数目匹配法”、“动作匹配法”等,由多媒体软件或康复师随机给出一样或不一样的两个声音,如不同时长的单元音、不同音节的词语,让患者通过适合的方法做出区分或判断。2.2.2培养儿童对不同强度差异单元音和词语的分辨能力主要通过“图文判断法”、“游戏判断法”、“声控动画法”、“乐器演奏法”、“模仿发音法”、“数目匹配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