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养评价总结与反思(一) 综合素养评价总结与反思年度学生素养评价工作总结为贯彻落实《中小学全面实施素养教育的评价方案》,进一步推动我校全面实施素养教育,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 ,发挥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和制造性,我校制订了针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评价制度。所谓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运用科学的手段,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推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建立学校内部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者的素养,调整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改进教育过程;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鉴定学习成绩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充分挖掘学习潜力,为学生接受终生教育、实现终生学习打下基础。现将我校实施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建全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把这项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并组建了以李彦君校长为组长、分管业务工作的教导主任赵忠禄为副组长、各班级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领导小组”。并仔细讨论制定了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由过去注重甄别和选拔功能 ,逐渐转化为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激励等有效功能,用客观地、动态进展的眼光去评价主体,使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提高老师教与学的质量上,放在综合素养的提高上,放在人的进展上的评价原则。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切实有效的实践。 二、明确评价目的,转变评价观念 1、明确“一个目的”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的程度;为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目的的明确,更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利改进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进展。 2、树立“两个观点”重要的是老师评价观的转变。一是重视平常的评价,改革一张试卷评价学生的考查方法,强调重视考察学生探究的过程;二是树立起“评价也是一种学习”的新观念。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智能进展,在评价中进行师生情感互动,在评价中塑造学生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3、坚持“三个有利”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有利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有利培育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提高学生的素养。坚持“三个有利”,摒弃单纯以知识点的教学评价方式,代之以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各要素综合的素养评价。 三、建立评价机制、组织全面实施 1、坚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1)评价主体多元。根据《课程标准》中关应注意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的要求,结合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