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从罗马Ⅰ到罗马Ⅲ标准写在课前得话肠易激综合征就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病因较复杂,临床诊断常采纳罗马标准作为依据。通过本课得学习,我们将知晓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得进展过程及进展。一、概述(一)定义: 肠易激综合征( IBS )就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与腹痛或腹部不适相关得、以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为特征得症状群,但一般没有组织结构与生化方面得异常。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胃肠病范畴,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胃肠道免疫异常、黏膜低级别炎症以及心理精神有关。 (二)流行病学 IBS 就是世界范围内得常见病、高发病。西方发达国家得人群患病率高达 10-20% 。根据我国北京 1996 年得调查,人群患病率分别为 7、26% ( Manning 标准)与 0、82% (罗马标准)。消化内科门诊符合 IBS 得患者达 15、9% (罗马 III 标准)与 18、5% (罗马 II 标准)。 该病多见于女性病人。IBS 病史为慢性迁延性,部分病人需要反复就诊,并由此产生腹痛及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得生活质量。 (三)症状学 1、肠道症状 2、非肠道消化道症状 3、全身症状 二、IBS 诊断标准得相关概念 (一)早期诊断标准即 Manning 标准 1962 年牛津大学 Chardhary 与 Truelove 首先对 IBS 病人进行讨论回顾,第一次引入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得概念。1978 年 Heaton 对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器质性肠道疾病 15个常见得消化道症状里面有 6 个在 IBS 病人中常见。这 6 个症状就构成了 Manning 标准。Manning 标准包括: • 腹痛发作伴排便次数增加 • 腹痛发作伴粪便变稀 • 排便后腹痛缓解 • 可见得腹部膨胀 • 主观排便不尽感(超过 25% 得时间) • 黏液便(超过 25% 得时间) Manning 标准就是最早关于症状学得诊断标准。对于 IBS 来说,该标准得主要目得就是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得检查。(二)Kruis 标准 1984 年德国学者 Kruis 提出 Kruis 标准。 Kruis 标准包括: • 症状 ( 患者报告,表格形式 ): • 病史超过 2 年 • 腹痛、腹胀、或排便不规律 • 腹痛描述为 “ 烧灼样、刀割样、非常强烈、剧烈,压迫感、钝痛、不舒适或并不重 ” • 腹泻与便秘交替 • 体征 ( 每项均由医生判定 ): • 体格检查异常或病史特征不符合 • ESR> 20 mm/2h • 血白细胞 >10 000 cells/μL • 贫血 (Hgb 女性 < 12 g/dL ,男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