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肾脏是一个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及部分激素调节平衡的重要器官,在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的25%供应肾脏,其中90%流入肾皮质,肾脏6秒完成1次血液循环,目前讨论表明一部分引起肾动脉血供不足的病理原因可以通过临床相关检查确诊,而另一些则相对隐匿。引起肾动脉狭窄最主要的病因为肾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原因还有肌纤维发育不良、多发性大动脉炎、瘢痣病、曾接受过放射性治疗等。由于肾动脉血供减少,流经肾小球旁器的血流减少,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肾性高血压。及早准确诊断肾动脉狭窄对于后期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目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做一综述。1临床表现1.1高血压 年龄小于30岁或大于55岁突发进展迅速的高血压(SBP>200 mmHg 和/或DBP>110mmHg),表现为起病快、病程短、进行性高血压,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治愈可能较大。既往轻度高血压或血压控制有效突然加重或难以控制提示肾血管疾病的可能,联合应用≥3种降压药无效,此时ACEI和ARB类药物降压有效或肾功能迅速恶化。1.2腰痛 由于肾动脉栓塞或肾动脉内壁分离引起,部分患者有上腹部或腰部外伤史。1.3上腹部血管杂音 可于上腹部、肾区或背部听到收缩期高调连续性杂音。1.4 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出现高血压,同时伴有进行性或其他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蛋白尿。反复发作的肺水肿,尤其是UCG提示EF值尚可的患者。1.5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5%的患者低钾血症(高肾素、醛固酮致尿钾排泄过多)。2.影像诊断方法2.1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肾动脉血管成像+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为我们提供准确的肾动脉的三维影像,特别是在肌纤维发育不良患者该检查方法优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达95%,其放射性的对比剂有一定几率会造成肾功能损伤,不适合碘过敏或血肌酐>2.5mg/dl的患者。更加先进的CT仪器及仪器使用技术的改进规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肾动脉的狭窄程度[1]。2.2 核磁共振肾脏功能较差的患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较为适用,肾脏功能较差的患者中 MRI 血管成像技术较为适用,其使用的釓造影剂对肾功能无影响,并可用于碘过敏的患者。血氧水平依赖功能核磁(BOLD-MRI),它使用微型探测仪探测肾脏中的血氧浓度,其可配合影像学检查方法进一步估算肾脏 GFR,无需使用外源性对比剂、无电离辐射。核磁共振弹性成像原理(MRE)可了解肾脏的弹性和质量[2]。对于年轻肾动脉狭窄患者 CE-MRA(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