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装置安全分析如今的化工领域,可能再没有哪个化工产品比苯胺拥有更高的知名度了——先是苯胺高利润回报率引发的投资热,继而是中石油系统两大化工企业吉化公司和兰化公司的爆炸事故,苯胺以其前所未有的聚焦力,吸引了行业内外所有的人关注的眼球。尽管中石油兰化公司苯胺的爆炸事故已经过去半个月了,但人们还是把它和半年前吉化的那次特大爆炸事件联系起来,将担心与关注的程度放大了许多倍数。历史上的苯胺事故在“两化”爆炸事故前,其实已经有过很多苯胺企业出过事故,也死过不少人。但由于过去国家对安全事故的上报要求不像今日这样严格,所以很多事故的发生了并没有被外界所知,即使被媒体报道的,也是一些保密意识不强、国家管制不严的乡镇或民营企业。1995 年 1 月 6 日,南京化工厂一车间硝基苯工段发生爆炸。事故起因是精制岗位初馏塔进料不通,导致岗位停车,但处理初馏塔进料不畅是事故的间接原因,爆炸的直接原因是精馏塔釜下面密封失效,最终导致再沸器下封头局部化学爆炸;另一原因可能是再沸器列管上部分暴露于气相中,将硝基酚、二硝基苯等烘烤过热,引起分解爆炸。事故造成 7 人灼烧受伤。1996 年 1 月 26 日,天津创业化工厂生产六溴-2,4-二硝基苯胺的企业发生爆炸,500 平方米的厂房被夷为平地,前来救火的工人和村民死亡 19 人,受伤 14 人,直接经济损失 120 万元。事故原因是:未能根据相关规定储存化工物料,导致火灾,又由于救火措施不当,厂长和工人使用废水塘里呈酸性的水灭火,强氧化剂氯酸钠遇酸反应产生大量氯酸,氯在 40℃下发生爆炸。又由于备料车间同时堆放着 2,4-二硝基苯胺,遇高温高压气体冲击发生爆炸,造成厂毁人亡。1996 年 6 月,南京四力公司苯胺系统停车检测、修理时,因再沸器打开后进入空气,和釜内的硝基酚发生剧烈反应,造成釜内温度急剧上升,压力过大,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事故造成 3 人死亡,9 人受伤。1996 年江苏某化工厂硝基苯爆炸,事故原因是精馏塔釜在排放焦油时,由于釜壁和再沸器列管积碳,焦油没有排净;精馏塔填料中冷凝的硝基苯回流到塔釜中;初馏塔内物料抽入到精馏塔釜。由于精馏塔釜和再沸器残余物料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冷却,又因拆开上封头时塔内还处于高真空状态,使大量空气吸入,与釜壁和列管内壁积碳氧化燃烧,急剧加热物料,最终导致硝基苯热分解爆炸。这次事故当场炸死 2 人,再沸器的下封头炸开并插入地下约 0.6 米深,爆炸的气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