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专练(三)(限时20分钟)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东南方群山之中,有一条特大的“死亡谷”。死亡谷内有大量盐层矿物、盐滩面积达520平方千米,这里经常整年不下雨,偶尔一场暴风雨过后,积聚起浅湖泊,之后很快就干涸了。山谷里所有的石块都会在谷底到处跑,后面还会留下它们滑动的轨迹,有的是直线滑动,有的沿着优美的曲线滑动。下图为死亡谷的位置示意图及谷内石块自己走动的景观图。材料二以犁耕为主的耕作方法,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美国开始推广少耕法和免耕法取代犁耕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农业机械开凿出一条条狭窄的凹槽,把种子直接播在这些用之前作物茎秆覆盖着的土壤凹槽中,即完成春播。河南省2002年开始实验并大力推广夏玉米机械化免耕技术,其做法是:在初夏小麦高茬机械化收获后,农民采用机械在麦秸秆高茬直立状态的田地里直接免耕播种玉米。此项技术在河南省前期推广缓慢。(1)根据材料推断“死亡谷”内石头会自己走动的原因。(8分)(2)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美国的免耕更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试述其原因。(8分)(3)免耕的推广都存在阻力,与美国相比,河南省哪些方面的阻力因素更大?(6分)解析:第(1)题,冬季多大风的原因应从地形、地理位置等角度分析。形成风的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美国地形分东中西三大纵列带,受地形分布的影响,成为冬季风的通道,狭管效应明显,加剧风力;据图可知,临湖泊,下垫面摩擦力小,冬季风风力大。所以推断“死亡谷”内石头会自己走动。第(2)题,据材料可知,免耕是在收获之后的整个冬天将植物的茎秆一直留在农田中,到第二年播种季节时,农场主既不去除这些茎秆,也不翻动土地,而是直接利用农业机械开凿出一条条狭窄的凹槽,同时将种子撒在这些凹槽中,即完成春播。这样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减轻耕地的风力侵蚀和大气污染;减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利于雨水下渗及土壤保墒,节约水资源(节水抗旱)。第(3)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河南省深受传统精耕细作观念影响,农民对免耕的接受慢;且小农经营,农机具购置资金短缺;人多地少且地块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适用的免耕技术和农机具的不够完善。答案:(1)死亡谷偶尔下场暴风雨,形成浅湖;盐滩广布,湖水盐度高,湖水浮力较大;暴风雨时,风力较大,吹动湖水中的石块移动;因峡谷风向不固定,故石块走动轨迹有直线或曲线。(2)减少能源消耗;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减轻耕地的风力侵蚀和大气污染;减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利于雨水下渗及土壤保墒,节约水资源(节水抗旱)。(3)深受传统精耕细作观念影响,农民对免耕的接受慢;小农经营,农机具购置资金短缺;人多地少且地块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等优点。它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带,海草房以厚石砌墙,通常有两面的屋顶,也有垒垛形的三角形屋顶,屋顶用晒干的海草苫盖,最厚处达4米,屋脊的建造左右倾斜为50度角(左图),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还罩上渔网,用石块等小件重物作坠子垂脚。现在越来越多原先住在海边的年轻人已经涌进了城市,即使在村子里居住,他们也宁愿选择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悄然替代海草房了(右图)。(1)联系当地的气候特征,指出当地海草房的环境适应性。(8分)(2)分析海草房房屋后墙的墙壁上长满青苔的原因。(4分)(3)与红砖红瓦的大瓦房相比,说明海草房被称为生态民居的原因。(6分)(4)红砖红瓦的房屋已经在悄然替代海草房,说出海草房衰落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该小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结合材料信息,可从降水对屋顶坡度的影响、气温对房顶和墙壁厚度的影响、大风对渔网覆盖及重物压制等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第(2)题,青苔容易在湿润、背阴的地方生长,结合该地自然环境特征可从上述角度做出分析。第(3)题,生态民居强调对环境影响小以及民居与环境之间的协调,该地传统民居采用石块、海草等天然建筑材料,方便就地取材;此外,建筑草料废弃后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