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麻雀》教学设计《麻雀》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2.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就本篇课文来说,教学要点是:1.朗读课文;2.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3.课文是怎样把“老麻雀的无畏”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写清楚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薛法根老师的这节课,紧扣教学要点,教得很扎实、很舒适,感觉没有什么冗余的东西,很值得学习。 教学流程:一、课题导入 1. 今日学习《麻雀》,读题。2. “雀”字怎么写?——小隹。短尾巴的小鸟叫“雀”。(学生写“雀”字)【点评:“雀”字并不是生字,但薛法根老师要学生明白,“雀”字的上面不是“少”,而是“小”,从字源和字理方面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字:雀的“小”不只是在猎狗面前显得“小”,而是它本身就是“小”的。足见薛法根老师在细节上的“用心”。】 二、读句子1.出示句子: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无望地尖叫着。指名读,读正确,读流利。指导:①“像一块石头似的”要读得连贯,“石头”要读重音;②“扎煞”——用手掌比羽毛,表示用力张开;③“尖叫”。(学生再读)2.出示句子: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指导:①长句停顿: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②“一种强大的力量”要突出。【点评:指导朗读很细致,很扎实。一句话反反复复指导,反反复复朗读,没有蜻蜓点水,没有浮光掠影,不只是落实朗读目标,还为学生后续体会“老麻雀的无畏”扎牢了基础。】师:第一句话是“看到的”;第二句话是“想到的”。《麻雀》是一篇写事的文章,既写自己“看到的”,又写自己“想到的”。(板书:叙事)师:叙事有六个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三、解决“写了一件什么事”1. 找出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打猎回来;地点——林荫路上;人物——“我”、大猎狗、小麻雀、老麻雀。师:主角是——生:麻雀。师:所以,课题叫——生:《麻雀》。师:这件事写的是我看到——老麻雀、小麻雀、大猎狗三者之间发生的事。(板书)这是一件什么事呢?继续默读课文。2. 梳理起因、经过、结果(学生默读课文,沟通)师: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