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为了进一步法律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指数措施,提高质量通 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 35 千伏上户沟送电线路工程实体质量,特制定本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必须要严格执行措施要求。 一、依据: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2.《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定》(Q/GDW248-2025)3.《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法律规范》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二、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路径复测1.1 铁塔位置应当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1.2 线路方向桩、转角桩、铁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2、基础施工2.1 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1.1 遇特别地质条件(如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开挖前应将铁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应实行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2.1.2 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超深或欠挖现象。2.1.3 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雨、雪天气后,必须要把坑内积水(雪)和淤泥清理洁净方可进行后续施工。2.2 基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2.1 基础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为准确。2.2.2 基础支模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2.2.3 当基础坑内有积水时,回填前应该先将水排完,然后四周均匀填土、夯实,并随时检查基础是否有位移。2.3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3.1 混凝土施工之前应取得由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附有试配强度报告)。2.3.2 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基本相同。记录试块养护期的日平均温度,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共计达到 600℃*天时送检。2.3.3 基础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应对其支撑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基础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模板接缝处应实行粘贴胶带等措施,防止出现跑浆、漏浆现象。2.3.4 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现场质监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过程,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2.3.5 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 2m,超过时应使用溜槽、串斗,防止混凝土离析。2.3.6 基础浇制时,应多方位均匀下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