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队通井、下套管技术措施一、通井技术措施1、钻具结构以 8 寸井眼为例:应用 215.9mm 钻头+扶正器+钻铤+加重钻杆+钻杆的钻具结构通井(扶正器大小和加放位置根据现场井下实际情况定),下钻中途,避开造斜井段和薄弱易漏地层打通循环钻井液。2、在斜井段要严格控制下钻速度,遇阻严禁硬压强下,开泵循环划眼通过,以上提下放为主,避开划出新井眼。3、下钻到井底后,先小排量平稳开泵,待井下情况正常后再渐渐增大至正常钻进排量充分循环钻井液,循环清洗井眼时间不少于 2周,震动筛处无明显岩屑;循环过程当中,严密监视钻井液性能变化,起钻前,要循环观察有无油气侵,并停泵观察有无溢流,确认井下无溢流后方可起钻。起钻前在斜井段打入加润滑剂的钻井液封闭斜井段。4、起钻前搞好短起下作业,达到不阻不卡,确保井眼畅通;起钻过程当中,在油层井段严禁使用高速档,防止抽汲诱发溢流或井喷。5、对于油气活跃的井,必须在压稳后再进行下套管作业。6、对于漏失井,必须进行堵漏作业,井下正常后方可进行下套管作业。7、钻井液性能须满足下套管固井作业要求。8、下套管前口袋应当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二、下套管前检查验收1、资料准备 钻井队应当及时收集齐油层顶界、油层底界、短套管位置、阻流环位置、套管下深、水泥返高、分级箍位置(双级固井)、井斜、井径和井温、油气层数据。2、套管检查 a) 钻井队检查三证两单,“三证”即产品质量证明书,商品检验证(石油专用管材检验报告),生产检验证(石油专用管材检验证明书)。“两单”即送井套管清单,套管送井验收单; b) 井场套管由钻井工程师、录井工程师负责组织检查和丈量,对套管进行通径、丝扣检查与清洗,并分别并对长度进行复核; c) 送井套管应当符合设计法律规范和要求; d) 必须要使用专用工具、车辆装卸套管; e) 送井套管卸车前要带内外螺纹护丝; f) 井场套管要整齐平放在管架上,管架台高离地面 30 厘米以上; g) 严格根据套管柱设计排列下井顺序并编号,填写下井套管记录。备用套管和检查不合格套管标出明显记号,与下井套管分开摆放。3、套管附件检查 a) 检验套管附件质量清单,与套管相连接的螺纹要进行合扣检查; b) 认真丈量短套管、浮箍、引鞋、分级箍、封隔器等套管附件,记录其主要尺寸、钢级、扣型、壁厚、产地等,尤其是内径要与套管相一致,并将其长度和下井顺序编入套管记录,短套管必须进行通径、丝扣检查与清洗。4、下套管工具及设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