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排污的探讨一、锅炉排污的概念: 1、为了控制锅炉锅水的水质符合规定的标准,使炉水中杂质保持在一定限度以内,需要从锅炉中不断地排除含盐、碱量较大的炉水和沉积的水渣、污泥;、松散状的沉淀物,这个过程就是锅炉排污。2、排污方式:锅炉排污分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连续排污又称表面排污,要求连续不断地从炉水盐碱浓度最高部位排出部分炉水,以减少炉水中含盐、碱量,含硅酸量及处于悬浮状态的渣滓物含量,所以连排管设在正常水位下 80~100mm 处,定期排污主要排除炉内水渣及泥污等沉积物,所以其排污口多设置在锅筒的下部及联箱底部。定期排污操作过程时间紧迫暂,应当选择在锅炉高水位、低负荷或压火状态时进行排污。在小型锅炉上,通常只装设定期排污。 二、锅炉排污的计算: 锅炉排污量的大小,和给水的品质直接有关。给水的碱度及含盐量越大,锅炉所需要的排污量愈多。1、排污率的计算: 锅炉排污的指标用排污率表示,排污率即排污水量(Q 污)占锅炉蒸发量(Q 汽)的百分数。如下式表示:K=Q 污/Q 汽×100% 当锅炉水质稳定时,根据物量平衡的关系可知,某物质随给水带入炉内的量等于排污水排掉的量与饱和蒸汽带走的量之和。则 (Q 污+Q 汽)×S 给=Q 汽×S 汽+Q 污×S 污 式中 S 给、S 汽、S 污分别表示给水中、饱和蒸汽中、排污水中某物质的含量,式中的 S 值可以按含盐量,也可按某一组分(如碱度、氯离子)的含量来计算。则 K=Q 污/Q 汽=(S 给-S 汽)/(S 污-S 给)×100%2、排污率计算要注意以下三点: (1)排污率计算可按碱度或氯离子(氯离子与含盐量有较固定的比例关系,通常用氯离子代替含盐量)分别计算排污率,最后取其中较大的数值做为排污率,一般供热锅炉的排污率应控制在 10%以下。 (2)对于容量较大的锅炉,由于其汽水分离装置效果好,蒸汽的湿度很小。这样饱和蒸汽中的含盐量远远低于给水中的含盐量,所以在这类锅炉的排污率计算中均可以忽略蒸汽中的含盐量,即 K=S 给/(S 污-S 给)×100% (3)对于大多数工业锅炉,尤其是汽包容积小,汽水分离装置简单,饱和蒸汽的带水量较大的工业锅炉,蒸汽湿度常在 3%左右,(与排污率控制在 5%~10%的范围比较,已经是不算低了)这种条件下计算锅炉排污率时不能忽略蒸汽中的含盐量。因为 K=(S 给-S 汽)/(S 污-S 给)=CL-给/(CL-污-CL-给)- CL-汽/(CL-污-C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