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 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历史久远。 1978 年湖北随县 ( 今随州 ) 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气势恢宏,体现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和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极高水平。编钟、钢琴等乐器都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你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吗 ? 这一章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与声音有关的现象。 单元内容解读 《课标》要求2.3.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3.2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节次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第 1 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3.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4.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节次学习目标1. 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第 2 节 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2.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3. 通过研究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节次学习目标1. 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应用,知道声可以传递信息,传递能量。2. 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第 3 节 声的利用 学习目标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节次学习目标1. 了解噪声的来源。2.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3.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4. 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第 4 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声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的感性素材多,可动手操作的活动多,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材按照声从“源”到“接收端”的信息流来安排教学活动,以科学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声的产生、传播,以及声速的知识。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做”“看”“感受”“听”“思考”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全方位地感知“声音”。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锻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到物理是有趣、有用的。本章概述 内容分析在介绍声音的特性时,就先提一个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去进一步探究声音的特性。在介绍声的利用时,尽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声的利用进行分类,比如声在工农业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应用,但这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