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为了加强门急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宣教和培训、监测与报告、预检分诊、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本措施、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医疗废物处置等工作,特制定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1 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外科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并与其他人保持 米以上的距离的一组措施。1. 2 安全注射(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注射不伤及接受者和提供者,并且保障所产生的废物不对社会造成危害,因此要确保提供安全注射所需要的条件,并坚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从事注射、穿刺、治疗、换药等无菌诊疗操作时,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1.3 门急诊应配备合格、充足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相关的设施和物品,包括体温计()、手卫生设施与用品、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药械及设备等。2 宣教和培训门急诊工作人员的培训: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并依据工作人员的岗位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为a)门急诊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特点,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基本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如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清洁消毒的方法和频率、医疗废物管理、多重耐药菌管理等,有疫情发生时,培训内容应包括相应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及技能。b)对门急诊从事医院感染管理的兼职人员,培训内容还应包括手卫生依从性观察、医源性感染病例监测等。培训要求a)所有人员均应参加岗前培训。b)在岗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每年至少一次,并做好记录。c)根据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及时接受针对性培训。培训效果评估。每次培训后,宜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考核或考查,形式包括现场抽问、填写考卷、现场操作等。患者和家属、陪同人员的宣教宜对进入门急诊的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可利用折页、宣传画、宣传海报、宣传视频等。宣传内容宜包括手卫生、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和医疗废物分类等。3.2 医源性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门急诊短时间内出现 例以上的症候群相似的医源性感染病例时,按要求及时上报并开展医源性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并实行针对性的控制措施。4 预检分诊4.1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相应的预检分诊制度。4.2 门急诊应做好预检分诊工作,设置预检分诊点(处),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实行针对其传播途径的相应隔离措施。4.3 发热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