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交底一、预应力施工每片预制梁张拉施工之前由试验室检测同体养护试件强度,试件强度必须达到砼设计强度 90%时方可进行张拉,张拉前必须报项目部技术科。 (一)钢绞线的下料、编束和穿束及锚具安装1、下料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按设计图中的下料长度进行下料,下料长度计算时加上张拉时需要的工作长度。 钢绞线下料采纳砂轮锯切割,在切口处两端 20mm 范围以内用细铁丝绑扎,防止头部松散,禁止电、气焊切割,以防热损伤。2、编束按设计预应力钢束编束。编束前对钢绞线进行梳整分根,并将每根钢绞线编码标在两端,编束后用 18-20#铁丝将其绑扎牢固,绑扎间距为 1~1.5m,编扎成束的钢绞线做到顺直无扭转。成束的钢绞线按编号分类存放。为了便于穿束,将穿入端用胶纸加以包裹。3、穿束钢绞线在穿束前,检查外表是否有刻痕、烧伤等情况,如有更换后才能穿束;钢绞线也可逐根将钢绞线穿入管道内。4、锚具安装安装锚具前清除锚垫板及孔口处浮浆,使锚具与锚垫板密贴,避开锚下预应力损失。安装时锚具、千斤顶、孔道三对中,工具锚、工作锚的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 (二)钢绞线的张拉工艺钢绞线预应力张拉,必须按设计图中钢束张拉程序进行,钢束张拉顺序为 N1、N3、N2、N4 钢束,实行两端同时对称张拉,边梁张拉时先张拉外侧 N1 钢束以减少因梁体自身两侧刚度不同产生的平弯。为了进一步保证在满足张拉力的情况下伸长值能够保证在 6%误差范围以内,首片梁张拉时现场实测孔道摩擦损失值,具体操作为在预应力钢绞线两端各安装一台千斤顶,测试时首先将固定端千斤顶的油缸拉出少许,并将回油阀关死,然后开动千斤顶进行张拉,当张拉端压力表读数达到设计预定的张拉力时,读出固定端压力表读数并换成张拉力。两端张拉力差即为孔道摩擦损失。张拉程序如下:1、检查张拉梁段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90%以上时,可进行张拉。2、向孔内压风,清除孔内杂物。3、清除锚垫板上的砼,修正孔口。4、钢绞线对号穿束。5、张拉时实行双控即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做为校验,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比较,误差应在 6%以内,如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超过 6%应当立即停止张拉,查明原因,再进行张拉。6、张拉作业时,应根据千斤顶校验曲线查出各级张拉吨位下油压表读数,填写卡片在现场做出明显标识,供张拉时使用。7、将千斤顶、油泵移至梁体张拉端,并把千斤顶卡盘擦洗洁净,张拉施工之前备用张拉机具易损件。为减少摩阻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