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基础课课程组长:总学分值:总学分:2 学分,其中理论 2 学分,实验实践 0 学分。总学时数:总学时:32 学时,其中理论 32 学时,实验实践 0 学时。适用专业:酿酒工程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后续课程:食品加工工艺学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主要目的是培育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食品生产、科研与设计中达到强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生产能力及效率,降低设备投资及产品成本,节约能耗,防止污染及加速新技术开发等。2、教学目的与要求:《食品工程原理》是酿酒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中有其特别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学习,要求掌握讨论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及工艺尺寸的计算(或选型)。培育分析和解决有关单元操作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食品生产、科研与设计中到强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生产能力及效率,降低设备投资及产品成本,节约能耗,防止污染及加速新技术开发等。初步掌握食品过程开发、设计与操作的有关方法。3、教学重点与难点:1 传热面积的计算2 管数、管程数及管子排列,管间距的确定3 壳体直径及壳体厚度的确定4 换热器尺寸的确定及有关构件的选择5.换热器流体阻力的计算及其输送机械的选择6.绘制流程图及换热器的装配图7.编写说明书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内容:绪论(2 学时)【目的要求】1、了解食品工程原理讨论的主要内容,单元操作的概念和“三传理论”。2、熟悉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计算方法。3、了解食品工程原理与化工原理的联系。4、了解国际单位制和量纲含义。【教学内容】1、单元操作的概念、分类,“三传理论”。2、食品工程原理的讨论内容、课程性质、学习方法。3、食品工程原理的由来,食品工程原理与化工原理的联系和区别。4、物料衡算的计算方法。5、能量衡算的计算方法。6、单位制和量纲。重点:单元操作的概念单位换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难点:经验公式的单位变换、试差计算法。第一章 流体流动和输送(6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密度、压强、绝压、表压、真空度的有关概念、有关表达式和计算。2、掌握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式。3、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