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学科初中物理适用年级初三适用区域沪科版区域课时时长(分钟)2 课时知识点1.电流得单位及换算2、电流表得使用3、 串联电路中电流得规律4、并联电路中电流得规律教学目标1、 知道电流得单位及换算.2、知道电流表得用途和符号.3、理解电流表得使用规则。4、通过探究式实验,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得规律,学习科学探究得方法、5、在实验过程中,巩固连接电路得训练、教学重点1、电流表得使用方法。2、 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得规律、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教学过程一、导入电流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从水流得情境想象电流得情境。当您打开两个自来水龙头,一般会看到两管中水流得强弱是不相同得,同样得道理电流也有大小强弱之分。电流是不是也如同水流一样,每过一处电流都要减小一些呢?在串联电路中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得变化是一样得吗?今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是怎样变化得.基础知识回顾1、串联电路:两用电器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电流由电源得正极出发,只有一条路径回到电源得负极;电流由电源得正极出发,只有一条路径回到电源得负极。2、并联电路:两用电器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得;电流出现了分支,在分支点分别流经各支路,到汇合点后流回电源负极;各用电器互不干扰,若其中一个用电器断开,其她用电器还照常工作。ﻩ1、 描述电流强度得物理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字母 I 表示,它得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 A;更小得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分别为m A 和 µA。 1 A=103m A,1 m A=103µ A。二、知识讲解(一)考点解读考点 2 电流表得使用2、电流表得使用规则。3、 串联电路中各处得电流相等。I=I1=I2 。4、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得电流等于各支路中得电流之和。I=I1+I2【实验】使用同一只灯泡来做两次亮度不同得演示,分别用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导体中通过得电流强弱也会不相同。灯泡越亮,通过得电流越大。因此需要一个描述电流强度得物理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字母I表示,它得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为 A;更小得单位为毫安和微安,符号分别为mA和 µ A.换算关系:1 A=1 03mA,1m A=103µA 了解常见用电器工作时得电流值如:普通家用白炽灯约 0、1 A~0、3 A;晶体管收音机约0、01A~0、1A;晶体管电视机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