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化学 专题2 第四单元 世界各国新能源发展素材 苏教版

高一化学 专题2 第四单元 世界各国新能源发展素材 苏教版_第1页
1/2
高一化学 专题2 第四单元 世界各国新能源发展素材 苏教版_第2页
2/2
世界各国新能源发展巴西研发出由石油与植物油混台而成的新燃料据有关媒体报道, 巴西石油公司近日(2006)宣布,他们已开发出一种混合了植物油的新型柴油。这将使巴西大幅度减少柴油进口。这种新燃料被命名为“H—B10”,是该公司用18 个月的时间研制出来的。研究人员通过将石油产品与从大豆、葵花子、棉子和蓖麻子中榨取的植物油混合到一起,最终研制出了这种新燃料。H—B10 是炼油厂生产的,它与目前使用的生物柴油不同,后者是燃料销售商用常规柴油和植物油勾兑出来的。他们预计,到 2007 年,将有 3 家炼油厂生产这种新型燃料。2007 年巴西石油公司将使用 2.56 亿升植物油来生产 H—B10 新燃料, 这相当于公司目前年柴油进口量的 15%左右。我国新能源替代瞄上了“可燃冰”国家发改委期待可燃冰为中国实现新燃料零的突破。中国从 1999 年起对可燃冰进行研究,目前已在中国海域发现大量可燃冰储量,仅在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估计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总量的 50% 左右。今年(2006)中国将与德国在南海北部陆坡合作钻探可燃冰,未来 10 年将投入 8 亿元进行勘探研究,预计 2010 至 2015 年试验开采。目前全球可燃冰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天然气的两倍,可满足人类千年的能源需求。可燃冰又称“甲烷水合物”或“天然气水合物(GASHYDRATE),是由水和气体分子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冰状物,含天然气体分子(以甲烷为主)的冰状物,外观与物理性质犹如冰块。美国研究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燃料美国科研人员正在研究从野生植物柳枝稷的纤维素中提取生物燃料,以取代污染环境的化石燃料。目前,世界一些地区已开始小规模使用从玉米、大豆等植物中提取生物燃料,但成本较高与玉米和大豆相比,柳枝稷更有可能成为取之不尽的燃料来源。柳枝稷是一种在美洲大陆上随处可见的野生植物,它草梗粗壮,可以长到 3 米高。在无法种植玉米和其他作物的荒地上,柳枝稷都能够生长。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科研人员已经培育出几种高产的柳枝稷,正试图开发利用柳枝稷来制造乙醇燃料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把柳枝稷切碎,放在一个发酵槽里面,让酶把柳枝稷的纤维素分解成糖,再加入酵母并加热。然后把产生出来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喷入一个生物反应器,反应器里面的微生物会使这些气体反应生成乙醇燃料。科研人员指出,不论是什么来源, 乙醇的推动力都比汽油要小,所以大部分乙醇燃料都需要加入一些汽油。乙醇的效能相当于汽油的 85%。(科技日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化学 专题2 第四单元 世界各国新能源发展素材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