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得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得建立过程。2、理解溶度积得概念,能用溶度积规则推断沉淀得产生、溶解。知识梳理1、沉淀溶解平衡原理(1)溶解度不同得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得程度不一样,而且差别很大,有得溶解度很大,像NaCl、KCl、Na OH等,我们称其为 或是易溶物。有得溶解度较小,如CaSO4、C a(OH)2等,这些物质得溶解度在 0、0 1 g 到1 g 之间,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作 物质,有得溶解度很小,像 C a CO3、Ag C l、A g S 等,这些物质得溶解度小于 0、01 g,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作 物质。这几者得关系如下表所示: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度(2)沉淀溶解平衡Ag C l 在溶液中存在下述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 Cl得表面溶入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得离子受AgC l 表面正、负离子得吸引,回到 AgCl 得表面析出形成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温度下,当 时,即达到溶解平衡状态。如Ag Cl 沉淀体系中得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AgClAg++Cl-。由于沉淀、溶解之间得这种动态平衡得存在,决定了 Ag+和 Cl-得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界限,习惯上将 称为难溶电解质。对于常量得化学反应来说,0、1 g 是很小得,因此一般情况下,相当量得离子互相反应生成难溶电解质,可以认为反应完全了。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得离子浓度小于 10-5 m ol·L-1时,沉淀就达完全。(3)溶解平衡特征①“动”—— 。②“等”—— 。③“定”—— 。④“变”—— 。(4)影响沉淀溶解平衡得因素① 内因:难溶物质本身性质,这是决定因素。② 外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 方向移动,但 不变。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得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同离子效应:向平衡体系中加入相同得离子,使平衡向 方向移动。其她: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或气体得离子时,平衡向 方向移动,但 不变。疑点突破:不仅难溶电解质存在溶解平衡,在易溶电解质过量得饱和溶液中也存在溶解平衡。如在NaC l饱和溶液中,加入N aCl 固体,固体溶解和析出得速率相等时,存在动态平衡,这样得情况也是沉淀溶解平衡得一种。【例 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得描述正确得是( )。A、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得速率和溶解得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