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身手,体验编程一、基本说明1 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2 年级:高中二年级 3 所用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4 所属章节:第一章5 学时数: 45 分钟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进一步体会工程、窗体、控件、属性、事件、方法等重要概念。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 VB 简单应用程序设计的初步体验,形成对程序设计的感官认识,体会利用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优点;能够通过模仿,初步认识 VB 程序的编制;情感目标: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认程序设计的欢乐2.内容分析:由于学生对程序设计基本上是完全陌生的,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为学生能够顺利进入 VB 中进行程序设计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使得学生在能真正进入 VB 进行程序设计之前,必须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而又无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造成他们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逐渐消退。同时,由于无法进行实践,老师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完全讲清楚,让学生真正理解,也颇费时日和功力!为此,我对第一、第二章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综合,适当地调整了一些内容的秩序,以期在实践中完成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教学重点:认识 VB 应用程序界面及相关的各个概念;教学难点:认识对象的属性;认识对象的方法和事件;3.学情分析:程序设计的第一堂课是比较难上的,因为对于初次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来说,入门学习都是比较困难的。初学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并达到应用的水平,也是需要花一定的时间的,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4.设计思路: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学生可能会比较感兴趣的故事即印度国王与国际象棋引入课题,并展示如何利用程序设计解决这个简单的问题,将学生带入到程序设计世界中来。在涉及 VB 程序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时,主要利用类比的方法,以生活中的实例来类比程序设计中的概念,使学生对概念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不断探究中,发现新的概念,并应用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然后老师对整个程序的编制过程做一个全程演示,接下来设计两个课堂练习,要求学生上台演示,以强化学生对 VB 程序设计的认识并能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5.教学方法:以老师讲授法为主,辅以演示法、启示法等6.教具:投影设备、电脑三、教学过程环节教学活动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先检查 P18 学生完成情况印度国王舍罕要奖赏国际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