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常态”理念下教学变革中的方向选择

“新常态”理念下教学变革中的方向选择_第1页
1/5
“新常态”理念下教学变革中的方向选择_第2页
2/5
“新常态”理念下教学变革中的方向选择_第3页
3/5
“新常态”理念下教学变革中的方向选择“新常态”理念下教学变革中的方向选择 【摘要】“新常态”意味着不同于以往的创新而又相对稳定。在“新常态”理念下的教学变革应该聚焦于:教学理解出“新”,聚焦本质为“常态”;师生关系出“新”,凸显主体为“常态”;学习方式出“新”,适应特点为“常态”;教学方式出“新”,教学存在为“常态”;资源开发出“新”,基于基础为“常态”。 【关键词】教学理解;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5)39-0070-03 从“翻转课堂”到“慕课”,从洋思到杜郎口,一系列的探究与实践,轰轰烈烈之后的无奈意味着教学变革存在着方向的选择问题,而“新常态”理念的提出为我们的教学变革指明了方向。从字面意思来看,所谓的“新”意味着不同于以往的创新;所谓“常态”则意味着相对的稳定。“新常态”理念下的教学变革应该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解出“新”,聚焦本质为“常态” 教学理解既是老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构成和教学主体对教学本身以及自身生命意义的自我理解、自我超越与文化生成,是任何教学理解活动的必要前提、基础;是老师看 待教学意义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视野;也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一整套教学观念的体现。没有教学理解,就没有教学理解对主体价值的启发和引导,人就不懂得、也不知道如何去追求人生的意义,也就无法准确地理解教学的本质。 但教学理解要有进展性,需要不断地创新,比如对教学中的冲突,以前我们的理解认为教学需要顺利地展开,以便完成教学任务。但现在我们知道,教学中其实需要一定的冲突存在,冲突是安全阈阀,它避开了因为堵塞而最终成为不可收拾的大事件。教学冲突是思维的碰撞,是心灵的激荡。在这里,通过冲突,各种不同的观点得以表达,各种观点得以理解,从而稳固了原有的教育关系。而且,冲突的前提是师生关系的融洽、教育氛围的和谐以及积极的心向。假如在一个不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各自对立,心怀不满,师生没有沟通与对话,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冲突。因此对于教学的理解需要不断地出“新”。但教学理解的出“新”并不是意味着需要否定教学的本质,在所有的理解中,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是一种“常态”,必须坚持。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灵魂的沟通,是一种对话与交往。它聚焦于学生的素养培育,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培育社会人,培育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教学不能只盯着知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常态”理念下教学变革中的方向选择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