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设计情境,揭示课题。 点击交通工具:网络大巴 2.老师激趣:老师在网上为小朋友们预购了门票,门票上的这些生字你认识吗(复习课文生字,指名读,齐读) 3.现在就让我们坐上网络大巴跟随春姑娘的脚步去看看草原的早晨。 二、细读课文,感悟美景 1.来到了大草原,你最想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呢(学生想像) 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学生轻声读课文) 2.把你最喜爱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3.小朋友在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呢(带着问题学课文) 4.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⑵相机出示课文图片、文字。 ⑶你们看,春姑娘来到了草原,草原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⑷小草长出来了,草原上又变绿了,而且草原上到处都是绿色,这真是什么样的草原(点击铺满新绿,学生齐读)小草长出来了,草原上的牛啊、马啊、羊啊又可以吃到鲜嫩的草了,牧民也开始忙碌起来。天刚蒙蒙亮,人们还在睡梦中时,远处传来响亮的声音,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鞭声)是谁这么早抽响了鞭声(牧民) ⑸指导朗读第一句。 ⑹随着这鞭声的响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喧闹起来,此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并回答) ⑺宁静的大草原已不在睡梦之中,铺满新绿的草原怎样(醒来了) ⑻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构建形、声、像、文同步的动态教学环境,让学生随画入境,在形象视觉的感应中,学生对于鞭声打破黎明的宁静、铺满新绿、草原醒来这几个词句,就能轻松地理解了。] 5.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看课文录像,再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理解第一句。 一只羊和一只只羊有什么不同从涌出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点击涌出) ⑶牧民们是怎样放羊的呢(生回答,师点击:跨上、追赶) ⑷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中运用图片录像,创设直观情境,再抓住涌出、跨上、追赶这几个动态词语,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活的画面,让学生在朗读中细细品味,仿佛自己骑上骏马,奔驰在大草原上。] 6.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出示课文插图投影)在大草原上,放眼看远处,你看到了什么(一群群羊儿就像蓝天下的白云在飘动) ⑵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歌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⑶说说这是什么样的歌声 ⑷这么美、这么响亮的歌声被风吹着,传到很远的地方,连天上的白云都能听到!书上用了一个词,是什么(生回答,师点击:回荡) ⑸我信任,这么美的歌声,一定会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