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知识点汇总——基础知识+管理体系概念的由来:1997 年 9 月 12 日十五大提出“大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2025 年 11 月 8 日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025 年 10 月 15 日十七大提出“进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两化”融合;2025 年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了“推动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2025 年 11 月 8 日十八大继续强调“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和“四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坚持四化同步进展。核心: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进展模式。含义:·信息化的重点是加强工业化、增强实体经济·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工业化的需求牵引、信息化的技术驱动”两化融合进展过程发达国家与中国两化融合特点的不同:发达国家渐进式进展: ① 先工业化后信息化,先管理现代化后管理信息化;② 技术上逐步换代,先大型机,后小型机,再服务器-客户机,直至互联网、云计算。中国跳跃式进展:①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进展,管理现代化与管理信息化同步进展;② 技术上是快速换代,四世同堂。发达国家与中国进展历程的不同:发达国家工业化经历三个阶段:① 蒸汽机时代—小工业时代 机械动力传递困难,工厂规模受限。② 电力时代 —大工业时代 电力动力传递不受限,工厂规模急剧扩大。③ 自动化时代—后工业时代 信息传递处理无困难,走上两化融合道路。中国两化融合进展历程三个阶段:① 传统工业化(1949-1979) 计划经济,无需求、无动力、无条件;② 开放改革阶段(1989-1999) 向市场经济转型,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始探究进展;③ 全球化超速进展阶段(融合进展)(2000-) 加入 WTO,超高速进展,必定向自由。中国与发达国家目前两化进展现状对比:发达国家:渐入性进展,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阶段的积累,自然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中国:植入性进展,工业化尚未完成,正处于中后期,亟待通过信息化实现工业化跨越式进展。首批 8 大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能源行业两化融合全面展开从 20 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在勘探开发和炼化生产领域引入了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生产控制。“十五”期间,石油石化企业信息化投入资金多、进展速度快、应用效果好,信息化整体水平在国内各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则中石化六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