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岗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或者叫职务分析、岗位分析等)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有职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好了工作分析与设计工作,才能据此有效地完成以下具体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2)核定人力资源成本,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决策;(3)让企业及所有员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4)组织招聘、选拔、使用所需要的人员;(5)制定合理的员工培训、进展规划;(6)制定考核标准及方案,科学开展绩效考核工作;(7)设计出公平合理的薪酬福利及奖励制度方案;(8)为员工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进展咨询;(9)设计、制定高效运行的企业组织结构;(10)提供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自我诊断的科学依据。职务描述书是工作分析的结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同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目前,在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中,都强调“以岗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实际上,就是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职能,都是以工作分析(岗位分析)为基础的。工作分析衍生的结果 1.职务描述书职务描述常与职务法律规范编写在一起,统称职务说明书。职务说明书的编写是在职务信息的收集、比较、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职务分析的最后一个环节。职务描述书是对职务性质类型、工作环境、资格能力、责任权限及工作标准的综合描述,用以表达职务在单位内部的地位及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它体现了以“事”为中心的职务管理,是考核、培训、录用及指导职务工作人员的基本文件,也是职务评价的重要依据。事实上,表达准确的职务法律规范一旦编写出来,该职务的能级水平层次就客观地固定下来了,职务评价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准确认识。 2.工作岗位设置工作岗位的设置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在一个组织中,设置什么岗位、多少岗位,每个岗位上安排多少人、什么素养的人,将直接依赖工作分析的结果。一般来说,工作岗位的设置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因事设岗原则设置岗位既要着眼于企业现实,又要着眼于企业进展。根据企业各部门职责范围划定岗位,而不应因人设岗;岗位和人应是设置和配置的关系,而不能颠倒。法律规范化原则岗位名称及职责范围均应法律规范。对企业脑力劳动岗位法律规范不宜过细,应强调创新。整分合原则在企业组织整体规划下应实现岗位的明确分工,又在分工基础上有效地综合,使各岗位职责明确又能上下左右之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