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企业文化的制度化基础

企业文化的制度化基础_第1页
1/2
企业文化的制度化基础_第2页
2/2
企业文化的制度化基础一般认为,广义的企业文化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企业形象层,为社会公众所感知;第二层次是企业规章制度、政策与程序,包括大到企业章程,小到作业指导书的系列企业制度;核心层是企业内在的价值观。以这样的理解,制度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假如从狭义角度讨论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定义为企业的核心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 ,则制度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之一;进一步说,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讨论,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本文把企业文化做狭义的理解,来探讨制度与文化的关系,希望对企业文化建设有所裨益。制度与文化有不同表现形态、演进方式及作用方式。首先,文化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存在于企业集体潜意识中,是一种精神状态;而制度则是有形的,往往以章程、组织制度、规章、条例、等系列政策与程序等形态存在;再者,从演进方式上,企业文化可以说自企业创立之日起诞生,而随企业经营进展而“渐进”,往往有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企业制度化则是“跳跃式”的,二者处于同一过程但并不同步;第三从文化与制度的作用形式来看,制度是外在的,强制性的,是企业提倡的“底限”,一般不得违反,靠组织逐层控制,而文化则是非正式规则约束,强调心理“认同”,强调自主意识和主动性,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违反企业文化的言行往往受到舆论的责备或团队的排斥。尽管制度与文化存在上述乃至更多的差异,但制度化管理仍可认为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尤其是对进展历史并不漫长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而且将文化管理也定位于制度管理 ,无疑更具现实意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制度是企业文化最基本的载体。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提倡时,他可以通过树立典型、进行仪式、文化活动、出版宣传文章等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提倡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中,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 ,而把文化转化为制度,就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例如,提倡诚信、清廉的企业文化,某企业制定了“生死线”或称为“雷区” :“私自占用货款”“虚报费用”“克扣客户佣金”,一旦触犯,立即除名,如情节严重,则追究法律责任。某经理月薪近 2 万元,但仅因私报了100 多元的出租车费,被询问时又不能说出正当理由,被企业“挥泪斩马谡”,对其他职员震动、反响非常之大。因为相对他本人的正常收入而言,100 元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企业文化的制度化基础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