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一、跳纤:二、制作电源线端子三、连接电源线四、设备上电五、同轴插缆压接工序六、安装机柜七、指标测试:指标测试原理、步骤和连接图一、跳纤:步骤:讨论设计---通知局方---现场核对设计---连接尾纤----确认----离开前通知监控室----离开。1. 讨论设计:事前要求讨论设计文件,并制定操作方案。2. 通知局方:由于跳纤可能会对业务造成潜在的影响,所以在实施以前必须向局方进行申请,并提交跳纤方案。3. 现场核对设计:到达现场后,在实施跳纤操作以前首先核对设计,视设计跟现场是否一致,如端口是否已被占用等,如有不符合之处,必须通知监理(或局方),在获得书面确认后方可实施。4. 连接尾纤:连接要求牢固、美观和有利于扩容。5. 验证:尾纤连接完成后,必须对连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证实,方法是使用便携计算机检查网络结构是否正确或打电话咨询网管监控室。6. 离开:离开前必须通知监控室,并检查机房门窗是否关紧。二、电源线的现场加工 1. 连接器:主要是 OT 端子,JG 端子,冷压端子等;2. 线材:各种国标 ZRA-VV 系列电源线3. 现场加工的基本理念:在端子压接区采纳适合的加工工具使端子与线材导体实现 360 度全方位良好接触。4. 电 源 线 的 现 场 加 工 步 骤 : 开 始 ---- 下 线 剥 皮 ---- 套 装 ( 选择)----压接----吹缩(选择)----贴标签----检验1)下线剥皮① 相对于 OT 端子,电缆的剥皮尺寸为 L1=L2+2~3mm,其中 L1 为电源线的护套剥皮长度,L2 为 OT 端子压接套筒的长度。② 对于 JG 型端子,电源线的皮长度以观察孔中心点到压接套筒尾部为准,实际效果电线护层跟压接套筒的边缘不得超过 2mm。③ 对于管状端子,电源线的剥皮以管状端子压接区尺寸加 1~2mm 为准,压接时控制线材芯线截面与管状端子截面平齐为实际效果。④ 对于含有预绝缘的裸压端子有管状端子无需吹缩热缩管,对于无预绝缘的 OT 及 JG 端子需要事先套装热缩管, 热缩管的长度为端子压接区长度的2~3 倍。2)压线① 对于 OT 及 JG 端子的压接应该集中在连接器的压接区,现场大多是较大截面电源线的压接,通常采纳液压式压接钳。② 对于 OT 及 JG 端子的压接形状原则上是不受限制的,以端子内表面与线材芯线 360 度全方位接前的电缆芯线。③ 压接前,管状端子压接套筒的截面与电源线芯线的截面平齐,通常采纳压接钳进行压接。④ 管状端子的压接形状除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