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一生物 4.2《光合作用》素材(1)(苏教版必修1)

高一生物 4.2《光合作用》素材(1)(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1/2
高一生物 4.2《光合作用》素材(1)(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2
第 2 节 光合作用 例题解析(1)【例 1】 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照光 24 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地方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地方呈蓝色。本实验说明( )光锡箔棕色蓝色①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解析:光照 24 小时,叶片裸露部分,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后呈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应选⑤;有锡箔覆盖的地方没有光,用碘液处理后不呈蓝色说明未产生淀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亦选②。答案:C【例 2】下图是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进行的实验示意图。则图中 A 物质和 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 )A.1∶2B.2∶1C.8∶9D.9∶8解析:由题目可知,A 物质和 B 物质均为光反应阶段所释放出的氧,这些氧来自水的光解。但这两个试管中的水是不同的,A 物质来自普通水,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16×2,B物质来自含同位素 18O 的水,其相对分子质量是 18×2,所以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比是(16×2)∶(18×2)= 8∶9。答案:C(2)评价指南1.解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对光合速率影响很大,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达到一定浓度后,光合速度不再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增加。NaOH 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答案:B2.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同植物随光照强度的不同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也有所不同,所以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量增加或减少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在光照强度大于 18 klx 时,阴生植物比阳生植物的光合效率低,当低于该值时,阴生植物比阳生植物的光合效率要高;相同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二氧化碳吸收量要大,所以玉米比小麦的光合效率要高;由于人工选择,玉米、小麦和高粱等农作物的光合效率要比野生的阳生草本高。答案:B(3)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分别是什么?答案: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氧气,场所是在叶绿体中,条件是需要光。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是如何分布的?答案: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一生物 4.2《光合作用》素材(1)(苏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