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荒”再现,全国多个地区拉闸限电背景资料:2010 年初,大范围降雪、降温天气侵袭全国很多地区,“电荒”再次来临。受席卷全国的寒潮影响,中国各地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京津唐地区、湖北、江西、河南、安徽、重庆等省市区电力供应面临严峻考验,华中华东多个城市拉闸限电,电煤供需矛盾再度显现,电荒再次不约而至。据了解,自去年 11 月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开始遭受电力及天然气短缺的困扰,重要原因是降温早于预期且幅度较大,推升了能源需求。 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电网将继续发挥特高压系统、直流输电系统等跨地区、跨省电网的互济能力,尽最大可能支援电力紧张地区。华东电网在网内电力供需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全力组织了 30 万千瓦低谷电力、总电量 0.74 亿千瓦时准备今年 1 月份支持华中电网,相当于向华中地区紧急运煤 3.4 万吨,以有效缓解华中电网燃煤之急。 去年入冬以来,中国多个省份供电形势持续紧张,其表象为国内经济复苏、用电需求强劲、寒潮提前、取暖负荷上升较快,但深层次原因则是电煤供应机制不顺。有关专家表示,天气因素只是小问题,“煤荒”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煤电价格机制不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量激增;电力生产的基本建设滞后,投入不足,水电、火电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需求;我国的企业和居民在电力方面消耗大,浪费多,粗放式生产方式。知识精析: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调节者。华中、华东多个城市拉闸限电,“电荒”的形成,一是由于市场消费旺季造成电、煤需求量大,二是由于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煤电价格机制不顺。这种供求与价格的矛盾必然会带来供电形势持续紧张。2、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要求国家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就需要国家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中国多个省份供电形势持续紧张,其表象为国内经济复苏、用电需求强劲、寒潮提前、取暖负荷上升较快,但深层次原因则是电煤供应机制不顺,这必然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国家电网将继续发挥特高压系统、直流输电系统等跨地区、跨省电网的互济能力,尽最大可能支援电力紧张地区。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的具体表现。国家自觉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发展。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节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