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理解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2、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3、了解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4、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1、发展先进文化 (1) 含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意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3)要求: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新世纪新阶段最根本的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4)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因:①由马克思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②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误区警示](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指导思想上多元化,就会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我们的精神支柱,势必导致人心混乱,社会动乱。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永不褪色的旗帜(2)不能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先进文化的源泉相混淆。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它的发展和繁荣只能立足于这个伟大实践,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旗帜在当代中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根本目标):就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措施: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原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