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教案【从容说课】首先,通过我国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分布图让学生感性地认识我国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结合各地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间的矛盾,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检验、督促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结合“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表,让学生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为何要从长江流域调水?结合“南水北调线路分布示意图”让学生从工程难度、水量大小、调入区效益等方面对比三条线路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南水北调为何首先起动东线工程。在分析南水北调的影响时,既要分析对于调入的有利影响,也应分析对于调出区的不利影响,这种影响应从资源、环境、生态等多方面剖析。分析不仅要关注调入、调出区,还应关注沿途区域。【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2.掌握南水北调工程三条方案的路线及优缺点。3.分析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表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锻炼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线路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水作为可更新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从而自觉增强节水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规模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督促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教学重点】1.南水北调工程三条方案的路线及优缺点。2.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教学方法】学案教学【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课件展示:我国的四大跨世纪工程)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隐含着“我国资源分布不均之意”。表现在两个方面:(课件展示:如下)师:为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我们所知道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主要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师: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大,但地区分布很不均衡,总体上是南多北少。黄河、淮河、海河三大1流域以及西北内陆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 12%,属缺水区。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土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粮棉油的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