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4、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2、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3、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4、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自然灾害与环境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防灾与减灾1、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2、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3、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4、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知识体系】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主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发生条件: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气象灾害台风: 干旱 热带或副热带温度在 26°C 以上的广阔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分布:亚洲东部沿海及南部,北美洲东海岸结构:外围大风区---漩涡风雨区-台风眼区(北逆南顺)成灾原因: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成因:长时间无降水或者降水异常现象防御措施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选择耐旱植物开展农田水利建设,营造防护林 水文灾害洪涝(1)两种类型:洪水和涝渍(2)成因和多发地区类型形成原因多发地区洪水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暴雨洪涝:形成条件 (水汽供应、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持续时间长) 防御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强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天气)危害:冻害、大风、大雪冻雨地质灾害地震:形成原因: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A 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B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C 一般而言,5 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 级以上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