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素材 旧人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素材 旧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1/4
高中地理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素材 旧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2/4
高中地理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素材 旧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3/4
第三单元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相关素材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 7 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达 1 000~2 000 米。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1.地质与地貌黄土高原在构造上可以六盘山为界,分为两部分。东部为鄂尔多斯台地,西部属祁连山褶皱带。位于吕梁山至六盘山之间的鄂尔多斯台地,从中寒武世到中奥陶世,是一个沉降区,长期受到海水的淹没,沉积了巨厚的海相沉积物。晚奥陶世时,地壳上升,直至中石炭世开始,再行下降,造成海陆相交的石炭二叠纪地层,其中含有数层煤层。到三叠纪后期,在潮湿的气候和低下的地形条件下,陆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低下的地方分布有湖泊,滋生着淡水动物。因此,在三叠纪后期的地层中,夹有含油层和油页岩层,成为鄂尔多斯台地上最重要的矿产。黄土高原古地形的基本轮廓是在白垩纪燕山运动后形成的。高原上的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和六盘山把高原分割成 3 部分。(1)山西高原。吕梁山以东至太行山西麓,有许多褶皱断块山岭和断陷盆地,主峰海拔均超过 2 000 米,山地下部多为黄土覆盖。(2)陕甘黄土高原。吕梁山和六盘山之间黄土连续分布,厚度很大,其堆积顶面海拔一般在 1 000~1 300 米,是我国黄土自然地理特征最典型的地区。(3)陇西高原。六盘山以西,高原海拔约 2 000 米,黄土厚度逐渐增大,成为波状起伏的岭谷。黄土高原上还有许多地貌迥然有别的塬、梁、峁等高原沟间地,以及为数众多的大小沟谷。2.气候与水文黄土高原暖温带半湿润至半干旱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雨量稀少,变率大;日光充足,日照时数多,热量条件较优越(见下表)。内 容数 据备 注年均温变化范围8~14°C日均温≥10°C 的活动积温2000~3000°C无霜期120~200 天年降水量200~700 mm65%以上集中在 7~9 月,而且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和冰雹。黄土高原的水系以黄河为骨干。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河流较多,约有 200 条,较大的有洮河、祖厉河、清水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北洛河、渭河、沁河、汾河等,河川径流不丰。大多数河流汛期受暴雨影响,洪峰急涨猛落,汛期水量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素材 旧人教版选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