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不同地区影响农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不同。2.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的区位因素影响越来越突出。3.农业的布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4.工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小,其区位选择比农业更灵活,但更复杂。5.工业区位的选择和企业布局与原料、产品运费、劳动力成本、集聚(分散)等密切相关。6 具有工业联系的工业集聚在一起可以取得规模效益。7.服务业分为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区位选择比较灵活。8.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发展,扩大了市场空间,降低了销售成本。学习本单元内容后,学生能收集和呈现某区域产业活动的地理数据、图表和地图(地理实践力)。能够描述产业结构的布局及变化,解释不同地区产业活动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够形成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人地协调观)。与本单元知识相关的名校及专业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先发布的第四轮专业学科评估结果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A+2北京林业大学林学A+3清华大学工科A+4北京大学金融学A+5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A+与本单元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1.了解农业的概念、特点。【区域认知】2.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了解家乡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及劣势条件。【地理实践力】3.学会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及限制性因素的方法。【综合思维】4.认识到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树立和谐的人地观。【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农业(1)概念:人们利用动植物生长和繁殖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2)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2.区位:一方面指某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3.农业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影响自然因素气候热量、光照及降水等,对作物的种类、产量、品质等有重要影响地形平原地区宜发展种植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土壤土壤结构、肥力、土层厚度及酸碱度等都会影响作物生长2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有效的引导农业生产类型、规模和布局交通对易腐烂变质的产品影响大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工业基础工业基础好,可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肥等生产资料科技通过良种培育、农机与化肥、农药的合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