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节 国家战略与政策 国际合作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1.查阅资料,了解并识记保障战略资源安全的主要举措。(地理实践力)2.结合实例,理解并掌握保障环境安全的主要措施。(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列举推动公众参与的主要行为表现。(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4.运用资料分析,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综合思维)一、国家战略与政策1.保障资源领域国家安全(1)目的: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能持续、可靠和有效地供给,其中战略资源的开发、储备和运输尤为重要。(2)主要措施① 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② 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 ③ 完善资源运输战略通道建设和安全保护措施。2.保障环境领域国家安全(1)目标: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2)主要措施①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② 强化环境风险的预警和防控。③ 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3.推动公众参与(1)推动公众履行相关法律义务。(2)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3)推动公众参与资源、环境事务的社会监督。二、国际合作1.国际合作的必要性(1)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2)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需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区域合作。(3)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国际视野,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2.目前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资金援助;签署公约及履约;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3.中国在行动(1)主要姿态: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向持积极态度,愿意承担合理的国际义务,作出应有的贡献。(2)主要表现① 我国批准了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② 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经形成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局面。③ 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解决然自身资源环境问题,还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1.管控战略资源的开发就是禁止开发。( )2.我国的石油储备基地都建在沿海地带。( )3.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大气污染的监测网络。( )4.出行驾乘私家车,可以很好地体现绿色出行理念。( )5.下列不能体现加强国际合作的是( )A.为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