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学编程作为家长要知道的事情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随着计算机就业市场持续火爆,和 STEAM 相关的教育产品越发炙手可热,我常常遇到朋友询问孩子该学什么编程语言,并让推举靠谱编程兴趣班。我计算机科班出身,97 年毕业后在 IT 行业里打拼,2025 年起一直在加拿大高中教计算机编程和机器人设计,教过成百上千计的学生,所以也牵强算得上是行内人士。我不反对孩子从小学编程,只是对孩子从小学编程的效果持保留看法。本文从一线编程老师的视角,基于儿童认知进展心理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思考,陈述了一些关于孩子学编程的客观事实,希望能对想让孩子学编程的家长有所启示。1. 从小学过编程的孩子,长大系统学编程时,跟同龄人比,没有明显优势在从小学编程的孩子中有两类,一类是强烈的兴趣驱使,自发的深化钻研下去;还有一类是受父母影响,从小开始在兴趣班学习编程。比尔盖茨和伊隆马斯克属于前者, 两人都是不可世出的天才,普通人不具有可比性。我所接触的从小学编程的孩子,大都属于后者。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些孩子因为学过所以一开始入门要比其他孩子快,但是随着内容深化,尤其当学到条件循环,一维数组,他们的表现和其他第一次接触编程的孩子基本没有区分度。 而且这类孩子当中,有些还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先入为主靠机械模仿形成的思维定势,很难纠正。比如说,教过一个从三年级开始就用乐高编程的孩子,写条件循环的时候总是不假思索的上来就先写一个无限循环 while(1==1),然后在循环体里再用 if 语句推断循环终止条件,通过 break 终止循环执行。而对于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通过设置变量初始条件,然后合理选择条件来控制循环的模式,置若罔闻。超前学习的孩子,假如学的时候深化钻研,彻底学透的话倒还好;最怕的当时学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而当根据正常进度在学校系统学习同样的知识的时候,很难沉下心再去学,总是觉得自己已经会了,直接去做题。而做练习的时候,因为当初并没有完全理解,不可避开的出现用编程定势去生搬硬套的现象。年复一年,这样的现象每年都在教室里重演。万物生长皆有时,人的认知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遵守自然规律的拔苗助长,非但培育不出孩子在学科(比如数学,编程)上的优势,还扼杀了孩子自发的探究未知的兴趣和好奇心。2. 编程不是童子功,并非越早学越好有些技能比如乐器,靠的是肌肉记忆和听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