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谨防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以卡他性鼻炎、咳嗽、结膜炎、呼吸带有罗音、纤维性胸膜肺炎和纤维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以及部分母羊流产为主要特征。该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不同年龄的山羊均可感染,通常 3 岁以下的山羊易感,并主要发生于冬季和早春枯草季节。患羊和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病原菌主要存在于患羊的肺组织和呼吸道渗出液中,健康羊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在大群集约化饲养的条件下最易接触感染。羊群之间的传播主要是引种检疫不慎,引入带菌羊和慢性患羊以及患羊与健康羊之间串群所致。该病在羊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较大差异,初次发病羊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趋于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冬春季节,假如羊舍卫生条件过差、潮湿、通风不良,羊群饲养密度过大、长途运输、饲喂不良、营养缺乏、羊群严重缺乏青饲料,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 E 供应不足、天气突变等均会导致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根据羊群的免疫状况、饲养环境、卫生状况以及感染病菌的毒力和数量,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3 种类型。最急性型:患羊发病急骤,体温升高至 41~42℃,食欲废绝,呼吸急促或痛苦呻吟,咳嗽,并从鼻腔中流出带血鼻液,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或呈捻发音,叩诊呈浊音和实音;患羊卧地不起,四肢伸直,呼吸极度困难,黏膜高度充血、发绀,目光呆滞,窒息死亡。病程一般在 1 天左右,表现最急的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死亡。死羊鼻孔中流出带血泡沫或血水,耳、颔下、腹部皮肤大片紫绀。急性型:患羊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采食量逐渐减少,呼吸困难,咳嗽,从鼻腔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听诊肺部呈湿性罗音,叩诊有实音区。患羊胸部有疼病感,放牧时常离群掉队,怀孕母羊出现流产,少数患羊呈现顽固性腹泻。假如治疗不及时,常于 1~2 天内死亡。假如患羊病初的临床症状比较轻,病程耐过 7~15 天左右常能自行康复或转为慢性。慢性型:多由急性型病例转归而来,患羊体温变化不明显,呈间歇性咳嗽,鼻腔内流出黏液性鼻液,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迟缓,部分患羊有轻度瘤胃臌气、慢性眼结膜炎等症状,听诊肺部呈干性罗音或磨擦音,病羊不愿行走,病程长者可持续数月之久。病理解剖可见,病死羊两侧的肺呈紫红色,充血水肿,并有针尖状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