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实验易错点透视一、光学实验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① 纸板的作用:显示光线位置,对光线起漫反射作用。② 纸板 ENF 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的目的:便于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③ 在纸板 FON 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的原因: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或纸板 EON 与 FON 不在同一平面内)。④ 探究“三线”是否共面的措施有:将纸板 FON 向后折或将纸板 ENF 倾斜。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 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② 选择薄玻璃板原因:太厚的玻璃板前后表面都会成像。③ 蜻烛 B 始终不能与蜡烛 A 的像重合: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④ 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 实验前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让像成在光屏中央。② 凸透镜被遮住一部分:仍能成完整像,但像会变暗。③ 蜻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上移,可向下调凸透镜,向上调光屏。④ 在蜻烛和凸透镜间放入了近视镜片,增大了像距,应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⑤ 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光屏上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三、热学实验1.探究固体熔化规律① 实验装置组装顺序:从下到上,实验结束装置拆除顺序从上到下。② 水浴法优点:保证受热均匀。③ 烧杯口“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探究水沸腾特点① 气泡:沸腾前上升变小,沸腾时上升变大。② 缩短加热时间措施:减少水的质量,采用初温较高的水,在烧杯口上加盖。③ 撤去酒精灯未停止沸腾: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沸腾。3.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① 转换法: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热的多少。② 控制变量法:控制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的不同;控制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③ 选择相同加热器目的:确保相同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三、力学实验1.测定物质的密度① 天平调节:称量前调平衡螺母,左偏右调;称量时移动游码。② 砝码取舍:先大后小。③ 测液体密度用剩余法减小误差。2.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① 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自由下滑: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② 转换法:通过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移动距离,比较小车所受阻力大小。3.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① 影响因素: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运动速度无关。② 实验装置改进:如图拉长木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