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_第1页
1/9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_第2页
2/9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_第3页
3/9
发热病人得观察与护理一、 发热得定义 在致热原得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得调定点上移,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二、发热得分类 感染热 吸收热 反应热 药物热 脱水热感染热 感染热在早期可与吸收热交叉而不易发现,但多数得感染热在吸收热期过后呈持续热,或体温降至正常后又出现发热 .其感染得部位多在切口,但也有在呼吸道及泌尿系等。一般就是术后 3~5 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发热,或者体温升高后持续不退,伴切口皮肤红、肿、压痛,痛苦加重。反应热 即输血、输液反应所致得发热。反应热多为有致热原进入机体所致,但有时也与药物热夹杂在一起,这种热多在输液后数分钟发生,或在病人由手术室回到病房得过程中即发热寒战。可能与麻醉时得麻醉使致热原得反应被抑制有关,一旦这种“麻药劲”过后,其反应热得“原来面目"就表现出来。 手术反应热最为常见,多在手术当天或第 2 天出现,2—4 天后恢复正常,体温通常不超过3 8、5℃。一般认为手术反应热得程度与持续时问与手术大小及损伤得程度有关,其机理就是人体遭受严重创伤或手术后诱发一系列复杂得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反应与代谢改变,出现皮肤得血管收缩与代谢亢进,过度产热与氧消耗增加。吸收热 手术区域血液成分及其她组织得分解产物吸收也就是引起发热得一个重要原因,即我们说所得“吸收热".一般无颅内病变及感染症状,常在术后3-5 天出现,体温在 38、0℃-38、5℃之间,一般无需特别治疗,常规给予支持疗法,例如物理降温,多饮水即可。药物热 药物热较常见,以抗生素类最多,其次就是结核药,出现在用药 5—l0天以后,多达 39℃以上,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无感染灶及其她可解释原因,实验室检查 W B C 正常或偏低(头孢类抗生素多有粒细胞减少得副作用),停用抗生素后体温在48 小时内迅速恢复正常,再次应用又出现高热。药物热得机制就是药物引起得延迟性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被白细胞吞噬,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导致体温升高.脱水热多在夏秋季,由于术前禁食、过度出汗而补液不足等原因,患者出现高热,烦躁,口渴,尿少而黄,体检正常,血清钠,氯偏高,补足液体后体温恢复正常,即可诊断.其机制与患者相对需水量大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有关。发热程度得推断临床分度﹙以口温为标准﹚ 低 热:3 7、3—3 8、0℃以下 中度发热:3 8、1—3 9、0℃ 高 热:3 9、1--4 1、0℃ 超 高 热 :41、0℃以上 热型 1、稽留热 体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热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