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抓生活亮点 激发课堂灵动善抓生活亮点 激发课堂灵动 摘 要: 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新课程标准引领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过去那套多年不变、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重老师传授请学生主动探究的教材一去不复返了。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用多种生动、直观的形式来呈现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也具有了很大的开放性、延伸性,大大拓展了师生的思维空间和进展空间。这些变化的核心在于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所以能否抓住生活亮点去激活课堂,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新课程; 思品课; 知识 中图分类号: G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25)(11-12)-0104-01 课程改革的先导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素养教育的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基础观、质量观、育人方式观和教育历程观,尤其是树立课程观念,课程是人才培育的蓝图。今日的课程就是明天的社会。实践证明:一节死气沉沉的课堂激发不了智慧的火花,一节充满动感的课堂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展”,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真正发挥出主体性和迸发出智慧的光芒,需要我们思想品德老师努力打造动感课堂提升思想品德教学实效。 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探究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积极构建情感课堂,使知识融合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情感之中,融合于学生的生命之中。教育是生命进展的需要,成全生命是教育的根本使命。作为学校德育主课程的思想品德课更应是生命化教育的主场地,更应注重培育生命的完整性、灵动性和张扬的个性。 一、改变观念,积极向新课程标准靠拢 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是新课标的亮点。 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老师吃透新课标,精心讨论新课程,以知识为依托,以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为载体,与时俱进,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当前我们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利用教材中的各种材料,面面俱到地去命中知识靶子。老师和学生在这种误区下,把各种材料作为证据,去证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这势必让我们觉得,教材中的知识、真理是不容更改的圣旨。假如是这样的话,新课程就是耍花样的把戏,换汤不换药。 其实,新课程中的各种形式的材料、资源只是我们借鉴和学生讨论学习的辅助,其中的知识也不是一成不变、颠仆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