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权视角的所有者权益会计计量理论的探讨基于产权视角的所有者权益会计计量理论的探讨 【摘要】所有者权益作为会计计量的最终归属和结果,其计量理论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对所有者权益涵义的理解,结合对会计恒等式的分析,在总结已有讨论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在系统阐述会计权益理论的同时,从产权视角出发对现有会计权益理论进行解读,进而推演出适合我国现代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计量的理论并改进会计恒等式,从理论上完善所有者权益的会计计量。 【关键词】产权;所有者权益;会计计量理论 一、引言 现行会计计量理论中,所有者权益作为会计计量的最终归属和结果,其计量的理论基础是否科学、计量方式是否正确,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的目标,而且还决定着它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然而,同样作为会计六要素之一,所有者权益的计量与资产、负债的计量相比,似乎并没有得到人们同等的重视。本文试图在系统阐述会计权益理论的基础上,从产权视角出发对现有会计权益理论进行解读,进而推演出适合我国现代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计量的理论基础,以打破所有者权益计量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二、所有者权益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 经过会计界长达数世纪的探究和实践,形成了今日众多权益理论流派相互并存的局面。本文主要以业主权论和主体论这两大主流理论为依据进行分析,从产权视角对其进行解读,以期有新的发现。 (一)业主权论与终极所有权 业主权论产生于 18 世纪的经济环境中,其产生的最初动因是对记帐规则的解释。当时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独资和合伙企业。业主权论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导向的,它认为会计的重心是计算和分析业主净值,业主居于权利的中心,资产是业主所有的,企业的资产和业主自己的物品没有本质的区别;负债则是业主的债务,当企业的所有资产不够清偿时,业主负有当然的偿还义务;企业的收益也归业主个人所有,未分配的利润则相当于业主将财宝存放在企业,现金股利则是将存放于企业的财宝的一部分收回用于消费,股票股利仅仅表示业主权益之间的内部转移,并不代表股东的收益,业主权益代表企业所有者所拥有的企业净值。业主权益体现了经济学上的财宝概念,即它代表业主所拥有的净财宝,代表终极所有者存放于企业的财宝总量。此时,业主对企业的财宝拥有绝对的支配、处置等方面的权利,这种具有独占性、排他性的权利就是产权体系的核心和最基本形式―终极所有权。同时最能体现业主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