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结合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发挥其心身潜能。大学生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需要有健康的心理作为基础。因此,面对新时期各种环境的日趋复杂,各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丰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从师资力量、教育所需的软件硬件等各个角度,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日常性的工作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加强,为培育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而做出更大的贡献。 1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 目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三种途径组成,第一种途径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任课老师开展,这部分主要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相关的知识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任课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情况,所以只能根据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情况,进行比较泛泛的引导教育;第二部分是由各院系的辅导员开展,这部分主要是由辅导员通过集体或者个别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比较有针对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思想政治辅导员毕竟不是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他们所开展的虽然有针对性,但是专业性稍差;第三种是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机构,一般设在学生工作部门,由专职的心理辅导工作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从这部分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比较专业,但是人员比较少,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所以,大部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只能是定期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或者等着有问题需要解决的学生上门来帮助解决。虽然看上去,在目前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途径比较多,但是由于学生数量比较多,每种途径又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亟需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方式,丰富开展途径,为进展新时期大学生稳定的心理素养,形成健康的心理而提出新的借鉴思路。 2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途径 2.1 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综合素养 现阶段的大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呈现出非常典型的多元化趋势。但是在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