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编制目的为加强经信委对全县工矿和民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或突发事件处理综合指挥能力,提高应急救援反应和协调水平,确保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事故(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社会和谐稳定。二、编制依据编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七十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发》(主席令第六十九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委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三、分类分级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故(事件)。(一)根据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冰、雪、冻灾害、大风、冰雹、强对流天气灾害等。2、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工矿、民爆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等。3、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涉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群体性的上访事件等。(二)根据各类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一级:特别重大事故。发生造成 30 人及以上死亡,或者 100 人及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 1 亿元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级:重大事故。发生造成 10 人及以上 30 人以下死亡,或者50 人及以上 100 人以下重伤,或者 5000 万元及以上 1 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级:较大事故。发生造成 3 人及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人及以上 5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及以上 5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级:一般事故。发生造成 3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下重伤,或者 1000 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工作原则1、加强预防。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和物资的准备,组织准备等。2、快速反应。坚持效率的原则,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猎取充分而正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3、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健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凡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或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及时实行果断措施,优先展开抢救人员的紧急行动,加强抢救救援人员的保护,最大限度地避开和减少人员伤亡和危害。4、联动处置。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