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焰色反应【实验目的】1、了解焰色反应的原理,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钠钾及其化合物;2、通过焰色反应实验,进一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构造原理;3、了解基态、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并了解其简单应用。4、通过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物质结构的兴趣,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认识。【方法指导】1、焰色反应的实验用的火焰和蘸取用的金属丝没有固定的限制,火焰颜色越浅越好,常用酒精灯或煤气灯,蘸取溶液最好用铂丝,也可用铁丝等灼烧无明显颜色的其它金属丝。2、蓝色钴玻璃的作用:钾元素的颜色反应很容易受到钠离子的干扰,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钠元素的黄光,防止钠元素的干扰。 【知识准备】1、霓虹灯的五颜六色、焰火的五彩斑斓、激光灯的强烈光线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由哪些因素决定?同一原子中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吗?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哪些原理或原则?用典型的原子举例说明。4、什么是基态?什么是激发态?两者能量关系如何?相互转化时能量如何转化? 【实验用品】酒精灯(或煤气灯)、火柴、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蓝色钴玻璃片Na2CO3溶液、NaCl 溶液、Na2CO3粉末、KC1 溶液、KC1 粉末、CaCl2溶液、CuSO4溶液、FeCl3溶液、稀盐酸。【实验过程】1.操作【实验 1】把铂丝用盐酸洗涤后灼烧,反复多次,直至火焰变为无色。然后用铂丝蘸取 Na2CO3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再将铂丝用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无色,蘸取 NaCl 溶液,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再将铂丝用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无色,蘸取 Na2CO3粉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实验 2】用洁净的铂丝分别蘸取 KC1 溶液和 KC1 粉末以及 Na2CO3和 KC1 的混合物粉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在观察时,先直接观察,再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实验 3】用洁净的铂丝分别蘸取 CaCl2溶液、CuSO4溶液、FeCl3 溶液放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 2.探究活动过程记录:物质现象Na2CO3溶液NaCl 溶液Na2CO3粉末KC1 溶液KC1 粉末Na2CO3和 KC1的混合物粉末CaCl2溶液CuSO4溶液FeCl3溶液3.结论 (1)Na、K 元素的焰色反应颜色分别是 、 色,、Ca、Cu 焰色反应的颜色与Na、K 元素的焰色反应 (相同或不同) (2)在观察 K 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应透过 观察,目的是 。(3)不同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