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清明节教研活动方案(合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春游的意义。 2、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3、学会观看和总结春天的风光。 活动预备: 幻灯机、幻灯片等。 活动过程: 借助幼灯,进展以下活动: 1、回忆春游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风光,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洁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2、给幼儿介绍今昔春游、春游故事。 (1)杜甫春游,吟诗“江边春游罢,回首见旌旗。” (2)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 (3)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做好后,再往锅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吃完“巧巧饭”,就去看柏树开花,谁看了柏树开花,谁就会交上好运气。待旭日东升,她们就到麦田里“春游”,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 3、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 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描写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整理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给幼儿讲解古诗的意思,启发幼儿想象古人春游时的喧闹景象。 4、仿编儿歌:“春天来”。指导幼儿用简炼的语句总结描绘春天的风光,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哗哄笑,小鱼小虾玩耍闹。 幼儿园清明节教研活动方案(合集)2 清明节来了,风和日丽的春天也就真正开头了,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小、托班组织幼儿进展有关清明节的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通过观看老师包青团、大班小朋友放风筝等活动,初步了解清明节的`传统风俗,熬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妙。 一、活动目标: 1、能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和其它节日在气氛上的不同。 2、通过历史大事、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二、时间及地点: 1、观看视频及包饺子活动时间与地点:4 月 3 日上午各班教室 2、观看放风筝的活动时间: 4 月 1 日上午:小一班、小二班、(观看大一班); 4 月 2 日上午:小三班、托一班、托二班(观看大二班); 观看放风筝的活动地点:马山小学操场 三、活动主题: 听故事、品艾糕、观纸鸢。 四、活动对象: 小、托班全体老师和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