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芝山中心小学“地情”教育纲要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人民的素养,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爱国主义教育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因为家乡是与祖国血肉相连的一部分,只有将爱国主义教育深深扎根在爱家乡的教育中,才会使广阔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感到具体、生动。因为家乡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总是格外亲切,具体形象,可闻可见的;还因为他们生于此,长于此,他们的祖祖辈辈曾在此淌汗流血,为建设家乡、保卫家乡而奋斗,他们对这片土地有着血肉深情。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培育青少年热爱家乡的情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宏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爱家乡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广阔学生牢固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通过开展爱家乡教育,增强广阔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开阔青少年的胸怀,培育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激励和鞭策青少年为建设家乡、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立志成才,献计出力。 3.爱家乡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进展规律,注重实践性、有用性和实效性。坚持专门课程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国家统一要求与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究相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二、主要内容“谁不说俺家乡好!”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只有热爱家乡的人,才会真正懂得祖国的可爱。而热爱家乡,就要了解家乡,认识家乡。 (一)爱家乡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渊源、山河风光、灿烂文化、方言谚语;人物春秋、今日新貌、民俗风情、民间传说等几部分。(二)开展爱家乡教育实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阶段、分模块循序渐进地设置具体教育内容。1.小学五年级的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历史渊源 (1)吉祥的地名 (2)建置历史沿革(3)居民源流(4)建瓯十最(综合篇) 模块二:山河风光 (1)地理方位(2)地理环境(3)冬温夏热,四季分明(气候篇)(4)四大天柱(地形篇)(5)建溪母亲河(河流篇)(6)建瓯十大自然、人文景观(旅游篇)(7)名胜古迹(8)革命纪念地模块三:灿烂文化 (1)文化的流源(2)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