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我国微型猪一般属于较古老的地方粗放型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逆性强等特点,只要定期注射疫苗,加强饲养管理,就可避开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我国常见的传染病已不多,大部分已被控制,间或发病流行,一般实行扑杀处理。由于治疗的经济价值不大,所以预防疾病发生是搞好微型猪养殖生产的三个关键环节之一。搞好猪群几种常见传染性的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发生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猪瘟免疫我国目前使用猪瘟弱毒疫苗接种,在没有猪瘟流行的地区,产后或子猪 60 日龄免疫 1 次即可。若周围有疫情,则最好免疫 2 次:即第 1 次在 20 日龄~30 日龄时;第二次在 60 日龄前后对于成年猪则按每年春秋各免疫 1 次,每次不论大小猪各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1 毫升。另可采纳超前免疫法:即在子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先注射一针猪瘟疫苗,1 小时后再吃初乳,预防效果很好。在操作时注意疫苗有效期、厂家、生产日期等,疫苗当天稀释当天使用完毕,注射剂量要准确无误,否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猪丹毒、猪肺疫免疫猪丹毒、猪肺疫免疫方法大致同猪的免疫相同,不同之处是猪丹毒、猪肺疫必须使用铝胶盐水稀释液稀释,吸入注射器前应将稀释液振荡、摇匀。子猪红痢、白痢预防给怀孕母猪注射红痢、白痢疫苗可以预防子猪红痢和子猪白痢。头胎怀孕母猪各肌肉注射 2 次和 1 次:即红痢疫苗在预产前 45 天和 15 天各注射 1 次,黄痢疫苗仅在预产前 15 天注射 1 次即可。经产怀孕母猪在预产前朽玉两种疫苗各注射 1 次即可。子猪副伤寒免疫1 月龄以上的健康子猪,用子猪副伤寒弱毒菌苗进行 1 次预防接种,常发病的地方可进行 2 次,即断奶前后各 1 次,间隔 3 周~4 周。一般采纳肌注,即用 20%氢氧化铝胶悬液稀释成每头份 1 毫升,耳后浅层肌肉注射,稀释的菌苗随时摇匀,限 4 小时用完。寄生虫病的防治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有疥癣病、蛔虫病、囊虫病三种。此病在农村屡见不鲜;虽然不像传染病来势凶狠,危害较大,但染上该病对生产者效益也颇具影响。因此,应注重预防为主。(1)新引进的猪只,应进行认真检查,确定无病时才可合并饲养,病猪使用过的器具,未经消毒,不得携入健康猪舍使用。(2)猪舍应常常保持干燥,冬季勤换垫草,对病猪应及时进行彻底治疗。一般注射皮癣灵,但剂量应从严把握,微型猪为大猪用量的 1/2。此外,用 1%~2%敌百虫涂擦患部,3 天~5 天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