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素 材一、旅游是经济大流通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自本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世界的旅游业获得迅速发展。其增长速度位居各种产业之首。1995 年世界各地区共接待国际旅游者 5.6 亿人次,国际旅游总收入达 3720 亿美元(不含机票收入)。据 1993 年世界旅游组织(WTO)第 10 次全体会议预测,在 1996~2000 年期间,世界旅游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将为 4~5%。还应注意到国内旅游,就全球而言,国内旅游收入约占全部旅游收入的 90%。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0 年全球国内旅游收入即达 2.4 万亿美元,当年旅行和旅游业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 5.5%。据悉,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 旅游业对旅游接待地和旅游客源地的经济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旅游业重大的经济作用已经使其成为经济大流通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平衡外贸收支的主要手段之一。外贸入超国可利用旅游收入抵消其外贸赤字,而外贸出超国则以之减少过高的顺差,保证产品继续出口。其特点是它不同于一般贸易那样以物资流动为主,而是以人员流动为主。随着旅游者的流动,大量货币从客源地流向接待地。客流强度总是由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客流大于反向客流,因而非常有利于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目的。尤其是国际旅游,被称为是“风景出口”,并且其换汇率大大高于货物贸易(中国的旅游换汇率同外贸换汇率之 比约达 3:1)。故外汇紧缺的发展中国家更致力于发展国际旅游,以获得建设所需的资金,用以进口必需物资。而发达国家则利用鼓励出国旅游的方式花掉外汇,以保持其生产发展和产品的出口。80 年代后期,日本即在同某非洲国家达成产品出口协定的同时,确定此后每年向该国输送一定数量的旅游者。 旅游经济活动包括旅游者同旅游企业之间、各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同有关企业之间的全部经济活动。故在研究旅游的经济影响时,不仅应注意其直接的经济收入,还应对其综合经济效益有足够的认识。旅游直接收入的大部分必然重新进入流通领域,例如旅游企业会将部分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从业人员必然将部分工资用于生活消费等,从而形成了下一轮的经济活动。根据凯恩斯“乘数原理”:在一定的消费倾向下,新增加的收入可以导致新的投入和就业机会的多倍增加。其计算公式为: M-乘数 mpc-边际消费倾向(即所增加收入中被重新花费的比例) 各国、各地和年代不同,其 M 值也不同,一般在 5~7,即旅游业每收入 ...